繡像桃花女全傳

【編號】XBQ-GJ-000036
【裝幀】線裝
【版本】木刻本
【修復】原装
【著者】無
【書坊】五桂堂板
【刊刻時間】清
【冊數】原装一册
【完整性】全十六回,存前八回
【紙張】竹紙
【尺寸】開本長16.5厘米 x 寬10.5厘米,半框長12.5厘米 x 寬9.4厘米
【版式】四周單邊,白口,單魚尾,半葉十行二十四字
【牌記】存
【插圖】八幅,全
【序】一葉,全
【目錄】二葉,全
【卷數】四卷
【回數】十六回

【隨筆】
久聞「桃花女陰陽鬦」小說,亦名「陰陽鬦異說傳奇」,清代神魔類,此書清末、民初的石印本易見,木刻本難遇。癸卯年,友人推薦了一刻本,初見書影,牌記題「繡像桃花女全傳」、「道光十八年新鐫」、「五桂堂板」,因《古本小說集成提要》、《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》均介紹此書最早有道光二十八年刻本,頗疑此書影所據之書乃更早的一種新版本,喜。然該書序末,又題「同治三年歲次甲子孟夏月新鐫」,亦存疑點。書存日本,於是托友購之。待書拿到,乃比較典型的廣東小說的刻本特征,惜存前半部,今記錄如下:

一、或為更早刻本。已知「桃花女陰陽鬦」小說的存世木刻版本並不復雜,其一為「聯益堂本」,據《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》介紹道光二十八年「聯益堂本」牌記題「桃花女陰陽鬦傳」,正文題「新鐫陰陽鬦異說傳奇」;其二為「同治五年本」,《古本小說集成》曾影印该刻本,牌記題「繡像陰陽鬦法傳」,無書坊名;其三為道光二十八年「丹桂堂本」,「丹桂堂」為廣東書坊名,尚存世其刊刻多種小說。「古本小說叢刊」曾影印「丹桂堂」刊本,英國博物院藏,封面題「丹桂堂藏板」,卷首題「聯益堂藏板」。另,存光緒、民國石印本多種,所用書名諸如《桃花女鬦法奇書》、《桃花女陰陽鬦寶傳奇》等。希不全山房所得刻本,牌記中間題「繡像桃花女全傳」和「五桂堂板」,上方橫題「道光十八年新鐫」,正文回前題「新鐫陰陽鬦異說傳奇」,中縫題「陰陽鬦傳」。如以牌記為據,則「五桂堂本」較已知最早的道光二十八年版本尚早十年刊刻。

二、牌記和序所題時間不符。據《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》介紹,「聯益堂本」含序兩篇,序一署名「西昌裘曰修」,序二無署名,末題「道光歲次戊申孟冬月新鐫」,道光戊申年即道光二十八年,公元一八四八年。「五桂堂本」無裘曰修序,僅存無署名的序,內容與「聯益堂本」序二同,僅序末時間不同,為「同治三年歲次甲子孟夏月新鐫」,查「同治五年本」序末亦題「同治三年歲次甲子孟夏月新鐫」。「五桂堂本」的牌記和序言所題時間存差異之原由,未有直接線索,或有可能,道光十八年为刻版刊行時間,同治三年後又重刊,而重刊時序言葉亦調整時間,此類情況,在其它小說反復刊刻中曾有見。

三、插圖數量有別。據《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》等介紹,「聯益堂本」含插圖六幅,「五桂堂本」則含人物插圖八幅,多出「任太公」、「蔣媽媽」兩種,「同治五年本」同「五桂堂本」。

四、木刻本版式一致。「五桂堂本」、「聯益堂本」和「同治五年本」皆為半葉十行二十四字。又見孔網曾上拍一木刻本「桃花女全傳」殘卷,半葉十一行二十四字,為另一未知版本。

五、「五桂堂本」和「同治五年本」對比,非同版,「五桂堂本」刊刻更優。因僅《古本小說集成》影印「同治五年本」可供對比,且影印本的質量欠佳,亦不知是否曾修圖,所以僅限初步對比。兩個刻本,牌記葉顯不同;無署名的序,內容和版式相同,非同版;八幅插圖內容同,「五桂堂本」明顯精細,非同版;目錄葉內容和版式相同,非同版;正文內容和版式相同,非同版。「五桂堂本」當早於「同治五年本」。

六、「五桂堂」乃清代廣州一書坊。清中期後,廣東書坊所刻通俗小說不在少數,尤以廣州、佛山為盛。我所知「五桂堂」所刻小說有二,一為《半日閻王全傳》,題「廣州五桂堂藏板」;一為自藏小說《繡像草木春秋全傳》,題「省城五桂堂藏板」。其中,《繡像草木春秋全傳》的版式、字體、插圖風格等皆與「五桂堂」《桃花女全傳》相仿,當為同一書坊所為。

七、初步推斷:《繡像桃花女全傳》,亦存「陰陽鬦異說傳奇」等異名,清代神魔類小說,有木刻、石印多種版本存世。「桃花女陰陽鬦」所述故事,除清代小說《桃花女全傳》外,元雜劇、西遊記、《七曜平妖全傳》等亦有提及,可見,桃花女鬦法的故事在民間流傳頗久遠。希不全山房所藏《繡像桃花女全傳》「五桂堂本」,出自清中後期的廣州書坊,最早刻版於道光十八年,早於已知道光二十八年的「聯益堂本」、「丹桂堂本」,或在同治三年後進行重刊,並重刻了序言葉時間。「五桂堂本」刊刻質量優於《古本小說集成》影印所選底本「同治五年本」,或亦早於「同治五年本」。

【書影】

公众号消息

发布者

影函軒

長河遠渡舟行緩 古影陳函歲去遲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