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石头记

【编号】XBQ-GJ-000038
【装帧】线装
【版本】铅印本
【修复】原装
【著者】南武野蛮
【书坊】小说进步社
【刊刻时间】宣统元年
【册数】二册合订一册
【完整性】十回,全
【纸张】竹纸
【尺寸】开本长17.2厘米 x 宽12.2厘米,半框长14.5厘米 x 宽11.0厘米
【版式】四周双边,白口,单鱼尾,半叶十一行二十五字
【牌记】无
【插图】无
【序】无
【目录】一叶
【卷数】二卷,全
【回数】十回,全

【随笔】
《红楼梦》的续书之多,在中国古代众小说中也是位居头筹的,是其影响力之又一体现。其中,冠以《新石头记》为名的清末小说知有两种,比较出名的是“我佛山人”吴趼人的《新石头记》,全书总四十回,最早单行本存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改良小说社本,共四册,此书建国后,曾出版过多种校点排印本,专题研究亦不在少数。另一种不出名的,几被淹没的是南武野蛮的《新石头记》,全书总十回,阿英先生在《小说闲谈》中曾有介绍,但对其评价并不高。《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提要》该小说的条目注为“未见”。希不全山房收藏的一册南武野蛮的《新石头记》,为宣统元年(1909年)小说进步社出版,二册合订一册,二卷十回全,传统的线装风格,铅印本,因书少见,附目录等书影。
该书借宝玉东渡日本寻黛玉的故事线索,实则全新创作,融入开导民智等时政题材。清末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一批“新”字头小说,即在古代有名的说部书名前冠以“新”字,内容则多借题发挥,其中一类是辅以时政、新学、改良等题材,这两种《新石头记》亦如是。两种书于清末相隔一年左右分别由改良小说社和小说进步社出版,版式风格类似,在书的中缝下侧均印“说部丛书”。这两家发行者都身处上海,并出版过为数不少的类似新小说。或可见,这类“新”小说,在清末民初风尚一时,且具有一定的程式和规模,多由上海的出版社发行。南武野蛮仅查知《新石头记》这一部作品,粤有“南武”旧称,或如“我佛山人”,作者亦出身广东?

【书影】

公众号消息

新刻鍾情記

【編號】XBQ-GJ-000037
【裝幀】線裝
【版本】寫刻本
【修復】原装
【著者】無
【書坊】無
【刊刻時間】清初
【冊數】原装一册
【完整性】全六回,存前三回,第三回亦缺結尾
【紙張】竹紙
【尺寸】開本長21.4厘米 x 寬13.1厘米,半框長16.8厘米 x 寬10.8厘米
【版式】四周單邊,白口,單魚尾,半葉九行二十字
【牌記】無
【插圖】無
【序】無
【目錄】無
【卷數】六卷
【回數】六回

【隨筆】
「鍾情記」單行刊本,僅知美國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、北京大學圖書館有藏。中華書局的《古本小說叢刊》曾影印美國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藏本,註明為清初刊本,第一回闕前五葉,上海古籍出版社《古本小說集成》亦曾影印大連圖書館一鈔本。希不全山房所得一殘冊刻本,系該書前半部分,雖殘亦稀,記錄如下:
一、殘本可補缺。按《古本小說叢刊》第四一輯第一冊影印本提要介紹,哈佛本全六回,第一回闕前五葉。希不全山房殘冊存前三回,第一回僅闕第一葉,則可補哈佛本第二至第五葉所缺內容。北京大學藏本未見。

二、哈佛本和殘本版式一致。皆寫刻本,卷首題「新刻鍾情記」,中縫題「鍾情記」,半葉九行二十字,版式同。對比兩刻本斷版等,疑似同版,而哈佛本頗漫漶,殘本刷印尚好。

三、《鍾情記》和《鍾情麗集》文本相同。《鍾情麗集》乃明代傳奇中篇小說,分卷,演書生辜輅與表妹黎瑜娘愛情故事,亦如明季同期傳奇小說,類「西廂」、「嬌紅」題材,情節不復雜,中間堆砌大量詩文。《鍾情麗集》幾見於《國色天香》、《繡谷春容》、《燕居筆記》、《花陣綺言》等通俗類合集,亦有單行本。初見此《鍾情記》殘本,乃章回體,疑是《鍾情麗集》的改編本。然,具體觀其內容,則正文與《鍾情麗集》全同,僅拆分卷為六回,生添了回目而已。因版本少見,錄殘本回目如下:
第一回 闕
第二回 歸故里巧遇微香 托賀壽兩復綢繆
第三回 喜重逢彼此酬和 遣媒妁二姓聯婚

四、初步推斷:希不全山房所藏《新刻鍾情記》,惜存前三回,寫刻本,與哈佛藏本疑同版不同印,殘本刷印尚可。殘本第一回始於第二葉,可補哈佛本第二至第五葉所缺內容。《鍾情記》正文內容全同《鍾情麗集》,僅拆分卷為六回,並添加回目。《鍾情記》以章回體而獨立刻印,或是書賈的一種營銷嘗試,然,單行本至今存世鳳毛麟角,而通俗類合集則仍可見,或證單行本彼時並未流行,亦或不成功。

【書影】

公众号消息

繡像桃花女全傳

【編號】XBQ-GJ-000036
【裝幀】線裝
【版本】木刻本
【修復】原装
【著者】無
【書坊】五桂堂板
【刊刻時間】清
【冊數】原装一册
【完整性】全十六回,存前八回
【紙張】竹紙
【尺寸】開本長16.5厘米 x 寬10.5厘米,半框長12.5厘米 x 寬9.4厘米
【版式】四周單邊,白口,單魚尾,半葉十行二十四字
【牌記】存
【插圖】八幅,全
【序】一葉,全
【目錄】二葉,全
【卷數】四卷
【回數】十六回

【隨筆】
久聞「桃花女陰陽鬦」小說,亦名「陰陽鬦異說傳奇」,清代神魔類,此書清末、民初的石印本易見,木刻本難遇。癸卯年,友人推薦了一刻本,初見書影,牌記題「繡像桃花女全傳」、「道光十八年新鐫」、「五桂堂板」,因《古本小說集成提要》、《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》均介紹此書最早有道光二十八年刻本,頗疑此書影所據之書乃更早的一種新版本,喜。然該書序末,又題「同治三年歲次甲子孟夏月新鐫」,亦存疑點。書存日本,於是托友購之。待書拿到,乃比較典型的廣東小說的刻本特征,惜存前半部,今記錄如下:

一、或為更早刻本。已知「桃花女陰陽鬦」小說的存世木刻版本並不復雜,其一為「聯益堂本」,據《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》介紹道光二十八年「聯益堂本」牌記題「桃花女陰陽鬦傳」,正文題「新鐫陰陽鬦異說傳奇」;其二為「同治五年本」,《古本小說集成》曾影印该刻本,牌記題「繡像陰陽鬦法傳」,無書坊名;其三為道光二十八年「丹桂堂本」,「丹桂堂」為廣東書坊名,尚存世其刊刻多種小說。「古本小說叢刊」曾影印「丹桂堂」刊本,英國博物院藏,封面題「丹桂堂藏板」,卷首題「聯益堂藏板」。另,存光緒、民國石印本多種,所用書名諸如《桃花女鬦法奇書》、《桃花女陰陽鬦寶傳奇》等。希不全山房所得刻本,牌記中間題「繡像桃花女全傳」和「五桂堂板」,上方橫題「道光十八年新鐫」,正文回前題「新鐫陰陽鬦異說傳奇」,中縫題「陰陽鬦傳」。如以牌記為據,則「五桂堂本」較已知最早的道光二十八年版本尚早十年刊刻。

二、牌記和序所題時間不符。據《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》介紹,「聯益堂本」含序兩篇,序一署名「西昌裘曰修」,序二無署名,末題「道光歲次戊申孟冬月新鐫」,道光戊申年即道光二十八年,公元一八四八年。「五桂堂本」無裘曰修序,僅存無署名的序,內容與「聯益堂本」序二同,僅序末時間不同,為「同治三年歲次甲子孟夏月新鐫」,查「同治五年本」序末亦題「同治三年歲次甲子孟夏月新鐫」。「五桂堂本」的牌記和序言所題時間存差異之原由,未有直接線索,或有可能,道光十八年为刻版刊行時間,同治三年後又重刊,而重刊時序言葉亦調整時間,此類情況,在其它小說反復刊刻中曾有見。

三、插圖數量有別。據《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》等介紹,「聯益堂本」含插圖六幅,「五桂堂本」則含人物插圖八幅,多出「任太公」、「蔣媽媽」兩種,「同治五年本」同「五桂堂本」。

四、木刻本版式一致。「五桂堂本」、「聯益堂本」和「同治五年本」皆為半葉十行二十四字。又見孔網曾上拍一木刻本「桃花女全傳」殘卷,半葉十一行二十四字,為另一未知版本。

五、「五桂堂本」和「同治五年本」對比,非同版,「五桂堂本」刊刻更優。因僅《古本小說集成》影印「同治五年本」可供對比,且影印本的質量欠佳,亦不知是否曾修圖,所以僅限初步對比。兩個刻本,牌記葉顯不同;無署名的序,內容和版式相同,非同版;八幅插圖內容同,「五桂堂本」明顯精細,非同版;目錄葉內容和版式相同,非同版;正文內容和版式相同,非同版。「五桂堂本」當早於「同治五年本」。

六、「五桂堂」乃清代廣州一書坊。清中期後,廣東書坊所刻通俗小說不在少數,尤以廣州、佛山為盛。我所知「五桂堂」所刻小說有二,一為《半日閻王全傳》,題「廣州五桂堂藏板」;一為自藏小說《繡像草木春秋全傳》,題「省城五桂堂藏板」。其中,《繡像草木春秋全傳》的版式、字體、插圖風格等皆與「五桂堂」《桃花女全傳》相仿,當為同一書坊所為。

七、初步推斷:《繡像桃花女全傳》,亦存「陰陽鬦異說傳奇」等異名,清代神魔類小說,有木刻、石印多種版本存世。「桃花女陰陽鬦」所述故事,除清代小說《桃花女全傳》外,元雜劇、西遊記、《七曜平妖全傳》等亦有提及,可見,桃花女鬦法的故事在民間流傳頗久遠。希不全山房所藏《繡像桃花女全傳》「五桂堂本」,出自清中後期的廣州書坊,最早刻版於道光十八年,早於已知道光二十八年的「聯益堂本」、「丹桂堂本」,或在同治三年後進行重刊,並重刻了序言葉時間。「五桂堂本」刊刻質量優於《古本小說集成》影印所選底本「同治五年本」,或亦早於「同治五年本」。

【書影】

公众号消息

意外緣[再求凰傳]

【編號】XBQ-GJ-000035
【版本】木刻本
【修復】精修
【著者】無
【書坊】悦花楼版
【刊刻時間】清
【冊數】原装一册,新裝兩冊
【完整性】六回全,部分破损字
【紙張】竹紙
【尺寸】開本長20.3厘米 x 寬12.7厘米,半框長16.4厘米 x 寬9.8厘米
【版式】四周單邊,白口,單魚尾,半葉八行二十字
【牌記】存
【插圖】無
【序】無
【目錄】一葉,全
【卷數】無
【回數】六回,全

【隨筆】
《意外緣[再求凰傳]》屬清代才子世情類小說,彼時亦有《意中緣》、《意內緣》諸書,題材、篇幅、版式皆似。《意外緣》存世稀少,亦鮮有介紹,其文學性當別論,僅從版本流播、才子世情類小說演化等視角,或可供一參。現將希不全山房所藏刻本簡介一二如下:
一、《意外緣》書名:所藏刻本牌記葉中間題「意外緣」,右上角題「再求凰傳」;目錄葉題「新刻意外緣」;第一回回前題「新鐫意外緣」;中縫題「意外緣」。古代小說中,書名題《意外緣》者已知有二,一為《載陽堂意外緣》,成書於清後期,今見最早刊本為光緒石印本,春風文藝出版社《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續》有排印本,上海古籍出版社《古本小說集成》有影印本;一為此書,存世更罕。

二、保存完整:書原裝一冊,因後半部分存連續破損葉,故精修為兩冊。刻本的封面書簽、牌記、目錄等重要信息皆存,六回正文除部分破損字,基本完整。

三、存世情況:公開記錄《意外緣》有六回、十二回本兩種,皆為悅花樓版,皆藏於北京大學圖書館。上海古籍出版社《古本小說集成》有影印北大藏本。

四、六回本內容系十二回本上半部:六回本和十二回本前六回內容同。又,六回本第六回末介紹「此番榮歸到賀家求親的事畢竟如何再看下部分解下部書名是再求凰」,則,十二回本合稱《意外緣》,亦曾分刊為兩種,前六回本稱《意外緣》,後六回本稱《再求凰》,後六回本《再求凰》未見。

五、希不全山房和北大六回本為同版:對比自藏六回本和北大藏六回本,斷版特征一致,當為同版。自藏六回本保存狀態稍好。

六、六回本和十二回本對比:經簡單對比,六回本與十二回本牌記葉為同版,而六回本牌記葉斷版更嚴重;六回本和十二回本目錄文字內容同,第五回的「竊」字,六回本使用簡化字;對比第一回首葉,六回本、十二回本為同版,六回本的木版磨損更明顯。

七、初步推測:《意中緣》小說僅知清代悅花樓版存世,曾分六回本、十二回本兩種。十二回本《意中緣》或在先,後析出前後各六回分刊為兩部《意外緣》和《再求凰》。其中,前六回本《意外緣》復用了十二回本的牌記、正文等木版,並因分拆兩部之需,重刻了前六回本的目錄葉和第六回的最後一葉等,後六回本《再求凰》,未見存世,如當年確曾刊印,情況亦當相仿。將一部書分拆,或是書賈的商業行為。因北大藏本僅見幾張書影,且書影是否有過修版亦未可知,故僅限初步推測。

【書影】

公众号消息

三國志[钞本]

【編號】XBQ-GJ-000034
【裝幀】線裝
【版本】钞本
【修復】原裝
【著者】無
【書坊】無
【刊刻時間】清
【冊數】原裝一册
【完整性】存「劉玄德娶孫夫人」至「黃忠魏延大爭功」
【紙張】皮紙
【尺寸】開本長21.2厘米 x 寬15.8厘米
【版式】半葉十行
【牌記】無
【插圖】無
【序】無
【目錄】無
【卷數】無
【回數】無

【隨筆】
系「三國英雄志傳」钞本。

【書影】

三國志[遺香堂]

【編號】XBQ-GJ-000033
【裝幀】線裝
【版本】木刻本
【修復】精修
【著者】無
【書坊】遺香堂
【刊刻時間】清初
【冊數】新裝兩冊
【完整性】一百二十回全,存五十五回至六十回
【紙張】竹紙
【尺寸】開本長23.7厘米 x 寬15.4厘米,半框長20.9厘米 x 寬14.0厘米
【版式】四周單邊,白口,單魚尾,半葉十行二十二字
【牌記】無
【插圖】無
【序】無
【目錄】無
【卷數】無
【回數】一百二十回全,存五十五回至六十回

【隨筆】
遺香堂《三國志》殘存六回,且做標本,亦可愉目。

【書影】

阴阳镜

【藏書單】
XBQ-GJ-000031 陰陽鏡[希甲]》
XBQ-GJ-000032 陰陽鏡[希乙]》

【隨筆】
系清代中後期的志怪類文言小說。希不全山房所藏刻本有二,甲種存首冊,含牌記、序、總目等,惜缺八冊十七本;乙種首冊惜缺牌記、序,而十六冊正文內容完整,經對比兩種刻本,實為同版,先後刷印之別,故甲乙合璧,可成全套。此書按「冊」劃分,每冊分訂二本,共計十六冊三十二本,每冊存十三至十八篇故事不等,共計二百四十篇,每篇均千字以上,共計五十萬字余。《陰陽鏡》在中國古代小說诸書目中鮮有記錄,但亦非孤品,據悉國內的幾所大學圖書館等亦有收藏,所藏諸本似均為「同治元年重鐫」本,則初刻當在同治前朝。《陰陽鏡》屬借鬼神怪異之事勸善的志怪類文言小說,書名即可名喻陰陽兩界之因果報應的立意,首冊存編纂者湯承蓂之序,曰「採訪古今軼事編輯成書」,則諸篇或有出處,待考;序又言「吾願閱是書者睹其報應,問己行為,時以懲創啟發居心,不徒以鬼怪山妖為奇也,則幸甚」,可知選題無外乎借狐鬼神仙、因果的故事而勸善懲惡。清中葉後,《聊齋誌異》、《子不語》、《閱微草堂筆記》及諸仿作固然風行,然各種善書、宣講故事因其基層之說教功能,亦不在少數,善書尤以四川地區為盛。此書融鬼狐、勸善諸體,亦具時代的特色。
2023年8月記於北京

清代文言短篇小说《紫色葫芦》
花痴如是,藏书亦如是
财神各异,因心而至
纵有贵人相助,还需自己醒悟
一碗鱼羹,人神较量
顺其所好,“舔天”有法

陰陽鏡[希乙]

【編號】XBQ-GJ-000032
【裝幀】線裝
【版本】木刻本
【修復】原裝,存原裝木夾板
【著者】時齋湯承蓂編緝 榮齋吳光耀校証 化淳李成龍參閱 一枝李桂芳校証
【書坊】無
【刊刻時間】無
【冊數】存三十二本全
【完整性】存十六册三十二本全
【紙張】竹紙
【尺寸】開本長17.8厘米 x 寬11.5厘米,半框長15.6厘米 x 寬9.7厘米
【版式】四周双邊,白口,單魚尾,半葉九行二十字
【牌記】無
【插圖】無
【序】無
【目錄】存總目四葉全
【卷數】存十六冊全
【回數】無

【隨筆】
系清代中後期的志怪類文言小說。希不全山房所藏刻本有二,甲種存首冊,含牌記、序、總目等,惜缺八冊十七本;乙種首冊惜缺牌記、序,而十六冊正文內容完整,經對比兩種刻本,實為同版,先後刷印之別,故甲乙合璧,可成全套。此書按「冊」劃分,每冊分訂二本,共計十六冊三十二本,每冊存十三至十八篇故事不等,共計二百四十篇,每篇均千字以上,共計五十萬字余。《陰陽鏡》在中國古代小說诸書目中鮮有記錄,但亦非孤品,據悉國內的幾所大學圖書館等亦有收藏,所藏諸本似均為「同治元年重鐫」本,則初刻當在同治前朝。《陰陽鏡》屬借鬼神怪異之事勸善的志怪類文言小說,書名即可名喻陰陽兩界之因果的立意,首冊存編纂者湯承蓂之序,曰「採訪古今軼事編輯成書」,則諸篇或有出處,待考;序又言「吾願閱是書者睹其報應,問己行為,時以懲創啟發居心,不徒以鬼怪山妖為奇也,則幸甚」,可知選題無外乎借狐鬼神仙、因果報應的故事而勸善懲惡。清中葉後,《聊齋誌異》、《子不語》、《閱微草堂筆記》及諸仿作固然風行,然各種善書、宣講故事因其基層之說教功能,亦不在少數,善書尤以四川地區為盛。此書融鬼狐、勸善諸體,亦具時代的特色。

【書影】

公众号消息